面對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諸多理念,中國軟件如何發展才能讓中國工業具有真正的“靈魂”呢? 有人說,中國制造是“缺心少魂”,“心”自然指的芯片,而這里的“魂”,指的則是軟件。面對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諸多理念,中國軟件如何發展才能讓中國工業具有真正的“靈魂”呢?同時,國外一些知名大型制造企業開始向軟件公司轉型,面對制造企業的變化,中國軟件企業又應
為配合《中國制造2025》的全面實施、宣傳貫徹《農機裝備發展行動方案(2016-2025)》等相關政策文件,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2017年農機工業轉型升級工作會議,解讀《中國制造2025》文件精神,并邀請國內外行業專家從國家項目、先進技術等方面進行深度分析。工信部裝備工業司機械處副處長韓行,中國農機工業協會會長陳志、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洪暹國、副秘書長劉偉華等出席會議,來自國內科研院所、高校和
中國大飛機誕生的“搖籃” 6月13日,中國商飛公司傳出喜訊,他們自主研發的國產C919大型客機再次收獲訂單,與國內一家公司簽訂30架C919大型客機銷售框架協議。至此,C919大型客機的國內外用戶達到24家,訂單總數達到600架。 縱觀C919的發展歷程,2008年,啟動項目;2009年,正式開工建造;2015年,首架機總裝下線;今年5月,成功首飛。不到10年時間,中國人制造出自己的大飛機,并
日本一家公司研制的新型數控高精度機床,軍事專家雷澤告訴記者,機床是制造機器的機器,也稱作工作母機,在世界工業發展史上曾經起到過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機床,特別是高精度數控機床在國民經濟現代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建設中起著重大作用。軍事專家介紹到,現代機械和高精密武器系統的制造中,精度要求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較細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機床上用切削的方法進行最終加工,因此數字控制機床就成為發
在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汽”)現場,隨著指揮長鏗鏘有力的宣布:“CAP1400國核示范項目1號汽輪機首個低壓模塊蓋缸成功!”系著大紅綢帶的我國自主設計的單機容量最大的核電項目——CAP1400國核示范項目低壓模塊的上半汽缸已穩穩扣在下半汽缸的中分面上。標志著我國第三代核電技術自主創新取得重大突破,這是東方電氣人為黨的96歲生日獻上的一份厚禮! 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大專項是
我國模具行業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模具行業發展的過程中,我國市場一直堅持以創新發展為主,加強與發達國家之間的技術交流,大大的提升了我國模具行業的實力,模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同時,我國作為制造業大國的基本格局不會改變,邁向制造業強國的步伐更不會停止,通過推進轉型升級反而會加快。這種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正好為模具發展提供了舞臺。 至2015年我國模具行業總產值將突破2萬億元。隨著發達國家制造業紛紛向
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曾經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 而如今為支持高精尖新產業發展,成都市委市政府將設立1000億元產業基金,撬動超過5000億元社會資本。 昨日(7月12日),在成都“產業新政50條”新聞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更多細節。 據成都市金融工作局局長梁其洲介紹,相關部門正在推動千億元產業基金的設立,1000億元是母基金,不直接參與項目投資,通過引導設立子基金群,預計帶